close

很多人都吃過蔥油餅,應該也有不少人喜歡吃。小時候家裡是賣饅頭的,經常當我放學回家時,媽媽也做了一天的生意累的不想動了,於是我聰明的媽媽後來變成傍晚都會留一塊麵團在麵板上.. 隨便我愛吃什麼自己做!所以蔥油餅就是我第一個學的麵食了。

其實做麵食也不難,套句我們老張家不傳之祕的祖訓:“太軟了加麵、太硬了加水,加到沒麵了就再更多加些水;做麵糊疙瘩吧!”。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過是在麵粉和水之間所發生的一些事,這也才兩個變數的互相配比變化。雖然隔了20年沒做了,我還是閒閒沒事幹再給它加個變數“如果沒有油會怎麼樣?”。先說結論好了,“蔥油餅”顧名思義就是要先有個用“蔥”做的餅,然後要用油去煎它,這樣才能叫做蔥油餅。所以沒有油的話只能說它是乾烙的蔥餅,並不是蔥油餅.. (我是白吃、我是笨蛋 .. 我吃飽了太閒..)

麵餅的另一種作法,應該是說依著地方不同做的習慣方法也不一樣,所以只能說是另一種作法,沒有什麼對不對或一定要怎麼做的方法,就一個大原則:自己造的孽自己把它吃掉..

另一種作法:“燙麵”,煮上一壺滾燙的開水後把它往麵粉裡澆下去就叫燙麵。切記!燙麵的意思也是麵會很燙.. 我小時候不知道被燙過多少次了,每次都會忘記。

趁著燒水的時候先把蔥花切一切,別以為只有切洋蔥會流眼淚。大量的蔥也是很薰人的,記得把鹽罐子打開放在你切蔥的菜板旁邊就可以改善很多。

水滾了之後用力往麵粉裡澆下去,水量適中別真的變成離線式麵疙瘩了。(online = 鍋子在爐子上煮,宅男的說法。)

之後用筷子伸進去“緊攪、緊攪”,反正水多了加麵、麵多了加水,這祖傳秘方又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當麵團很協調的緊密的抱在一起時,放著讓它冷一下不會燙了之後再伸手去揉它,揉著揉著記得順便把鍋子上的麵粉讓它“黏乾淨”,不然等等那個鍋子很難洗,洗掉的麵糊會黏在妳的排水管裡面馬上就塞住了。

隨便揉一揉,我就是忘了把鍋子黏乾淨,因為麵團好燙..

新窩裡沒有可以工作的麵板可以做事,所以又只好在小小的流理檯上面玩了,每次揉完麵流理檯都特別乾淨的說~

燙麵做餅不用揉的很硬,所以隨便搓一搓擠個大小差不多的丸子分成了幾塊。越大塊的擠子桿出來的餅不是越大就是越厚,小心大到麵板不夠桿就好笑了。

小小的麵團、小小的桿麵棍,童年往事一件件的浮過眼前。雖然20多年沒玩了,手法依舊熟練。

隨便桿薄了之後很自然的呈現一個小圓餅,嗯~ 這是功力!想桿不圓都沒辦法 haha~

為了要包蔥還要再刻意加工一下桿成方的,這樣才不會變成蔥包子。

均勻的鋪上蔥花,然後像腸粉一樣把它捲起來。

再團起來還是盤起來?

然後壓扁它,小心壓太用力就爆漿了,慢慢的壓,再慢慢的桿.. 就是餅了。

換個方法再玩一下,桿張大餃子皮!

分解動作,一推一桿還不能超過圓心,桿完了就中間後外邊薄的超大餃子皮。

布丁妹也想來玩,從頭開始教起。

結果桿出來一張像三角形的東西。結果布丁妹玩上癮了,後面幾個她都要玩。

我就開始進行偉大的實驗論證,蔥油餅一定需要油嗎? 拿出平底鍋,把三塊餅平鋪上去小火乾煎..

切開來吃,還真像烙餅.. 不好玩。

還是用油煎的看的比較順眼。

廚房裡執著的布丁妹孤單身影,她生平第一次跟麵粉拼命。

結果布丁妹做完了不讓我煎,居然說她要帶走沒要給我吃 -_-

完工!

同時今天也幫布丁過生日,沒禮物傳她我們祖傳的蔥油餅當禮物好了,哇哈哈~(一把蔥才17塊,跟我玩了一下午)。

跟我一樣,光知道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