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紀末葉,葡萄牙人發現由歐洲經好望角直抵東方的航線後,西方勢力逐漸東移。
目前分類:吃四方 (19)
- Jun 21 Mon 2010 14:29
[100514]府城尋古 - (7) 安平 - 英商德記洋行、德商東興洋行、樹屋、古堡、海山館、豆花、冬瓜茶、周氏蝦卷、OPEN將
- Jun 21 Mon 2010 14:10
[100514]府城尋古 - (6) 鄭成功他家、永林牛肉、沙卡里巴
延平郡王祠是全國最早,也最著名的鄭成功祠。鄭成功從荷蘭人手裡收復台灣,並以台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建設台灣不遺餘力,深得民心,死後人民設廟奉祀,但為避免清廷找麻煩,故稱鄭成功為「開山王」。開山路之名,也是因此而來。
清同治13年,欽差大臣沈葆禎奉命來台辦理防務,深入民間才發現鄭成功對建設台灣的貢獻,上書皇帝強調鄭成功是明室遺臣,而非亂臣賊子,建議建祠紀念之。朝廷同意後撥款立祠,諡號忠烈,並在正門石匾提「明延平郡王祠」,這是清朝首度承認鄭成功的事蹟。
- Jun 21 Mon 2010 13:45
[100514]府城尋古 - (5) 天壇、大井頭、烏鬼井、法華寺
府城三大名匾首推台灣首廟天壇的「一」字匾;天壇主祀玉皇上帝,乃是三清所化法身的太極界第一位尊神,掌管萬天,主宰眾職的群仙。「一」字匾即懸掛於正殿檐廊之上,只見大筆一揮,留下簡明而又豪邁瀟灑的「一」字,居高臨下俯視眾生。
誠如俗語所說:「千算萬算,不如老天爺一算!」,「一」字是開始,也是結束,如同「天」是浩瀚無窮,也是無止無限的;「一」字匾喻意「唯天唯大,一以貫之」,天地之間所有的道理盡在其中!
- Jun 21 Mon 2010 13:32
[100514]府城尋古 - (4) 了然世界、“不”好記牛肉、古都碗粿
台南三大名匾,印像中以前就有聽說但好像沒仔細的探討、記錄一翻。繼“鵝來了”之後又跑了天壇和這竹溪寺找到了“了然世界”,傳說中竹溪寺應該是全台灣第一座的寺廟,比鄭成功時期更早,但整座廟已被改建的很現代化看不出古味ㄦ了。
竹溪寺原名「小西天寺」,建於明永曆年間,在清代已稱做「竹溪寺」,據傳因緊臨竹溪而隨之改名,僅山門依然標註「小西天」。位在巿區南側,為臺灣最早創建的佛教寺院(次為彌陀寺,再次為台南六甲龍湖巖),堪稱是臺灣佛教開山聖地,竹溪寺、開元寺、彌陀寺與法華寺並稱為台南四大古剎。竹溪寺依山傍水,竹溪潺潺流過,上有吊橋連對岸,溪畔繁花茂盛,竹林掩映,頗為清幽,為府城十二勝景之「竹溪煙雨」。
- Jun 21 Mon 2010 13:21
[100514]府城尋古 - (3) 赤崁樓、保安宮 - 烏龜傳奇
- Jun 21 Mon 2010 13:04
[100514]府城尋古 - (2) 城隍廟-“鵝來了”、水餃之家
高鐵這東西真的也算是有好有壞,從台北到台南很快就到了有點超乎我的想像。問題是台北跟台南的生活習慣不太一樣,我又是搭一大清早6:30的車,迷迷糊糊到了台南出了高鐵站還不覺的,坐了交通車到市區就發現“吃早餐的人好多”、“講的話怎麼聽不太懂”。
在台北看到的是買早餐,不太有機會看到哪個早餐店真的坐很多人在吃,更難見到還有客人跟早餐店老板店員在閒話家常的。我們一路找到觀光護照上促銷的便宜租機車店,問了一下機車怎麼租就覺的怎麼好像收音機沒調好頻道 “有聽沒有懂”。
- Jun 11 Fri 2010 14:51
[100514]府城尋古 - (1)
趁著拍完婚紗後的週末,乾脆卯起來就帶著布丁去台南一趟。古蹟加上小吃,原來布丁還沒有過深入瞭解台南的經驗。這府城印像已經和我當年在這邊打混時已經都完全不一樣了,有好有壞:小吃的風味大不如前了,也可能是再到府城已經是單純的過客身份,沒有時間和心情能仔細的品味小吃裡的文化精神,只吃到老店的傲慢。古蹟指標旅遊方面的工具比以前方便許多,租個機車帶著簡單的地圖兩三天內訪遍了大小古蹟,也將老台南的印像介紹給布丁滿足了人文部份的期待。
整體來說台南一行的兩個目的:“帶布丁逛古蹟、帶布丁卯起來吃”,也算圓滿達成。行前規劃時買了一本台南觀光護照,它的好處是平日可以抵一夜的住宿(很多家旅館,高級的需要補差額),還有古蹟門票和數不清的小吃抵用券。光是住宿券和古蹟門票這兩部份就物超所值了,在路上還逛去小吃店換了幾個伴手禮。這一本台南觀光護照從一開始就帶給我對台南的好印像了。
- Feb 02 Tue 2010 13:48
[100130] 家庭文化內涵的傳承 -- 蔥油餅
很多人都吃過蔥油餅,應該也有不少人喜歡吃。小時候家裡是賣饅頭的,經常當我放學回家時,媽媽也做了一天的生意累的不想動了,於是我聰明的媽媽後來變成傍晚都會留一塊麵團在麵板上.. 隨便我愛吃什麼自己做!所以蔥油餅就是我第一個學的麵食了。
其實做麵食也不難,套句我們老張家不傳之祕的祖訓:“太軟了加麵、太硬了加水,加到沒麵了就再更多加些水;做麵糊疙瘩吧!”。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過是在麵粉和水之間所發生的一些事,這也才兩個變數的互相配比變化。雖然隔了20年沒做了,我還是閒閒沒事幹再給它加個變數“如果沒有油會怎麼樣?”。先說結論好了,“蔥油餅”顧名思義就是要先有個用“蔥”做的餅,然後要用油去煎它,這樣才能叫做蔥油餅。所以沒有油的話只能說它是乾烙的蔥餅,並不是蔥油餅.. (我是白吃、我是笨蛋 .. 我吃飽了太閒..)
- Oct 20 Tue 2009 12:03
[091017] 漬漬念:人生志願 與 讀書受教育
打從娘胎出來後,每個人應該都是差不多的過程。當你能與人溝通之後就被送去學習生活的規矩,圍著個兜兜學著怎麼吃飯喝湯,寫字要用右手、聽別人講話要看著對方的眼睛。之後所有的教育就圍繞在要你立大志、做大事、建大功、成大業,也只有這樣人生才有價值、才能贏得尊重,你也才能立足在主流社會的中心地位。
佛菩薩來到人間皆有其本願,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累生累世恆長不變;釋迦牟尼佛發無始大願──倒駕慈航度眾生。你的志願是什麼? 你會立的志、發的願端看你所見到的視野會落在哪裡。人的視野會落在他所關心的地方,因為每天進出家門發的志願便是希望社區和諧乾淨,因為在醫院工作就發誓要治好所有的病人,寫程式的人就發願要全天下所有的電腦白吃都死光光。或許在你人生已經開始在run了之後所立的志、發的願會因為你的工作和行為所影響,有人思考過當你才剛學會怎麼才能不尿床、怎麼和人相處生活時你的人生志和心願又應該怎麼發展?
- May 16 Sat 2009 20:36
[090516]南勢角 鴨霸王 北京烤鴨
這習慣也不知道多少年了,好像自從買車以後開始的。每到週末就是開車去吃麥當勞的大麥克餐。偶爾想起這也算是都市人的悲哀。
難道生活在都市真的就只有這樣的空虛生活嗎?非到不得已不知道改變 ...
- Apr 10 Fri 2009 19:22
[090410]萬巒豬腳大王 - 海鴻飯店
前陣子在IRC上聊到去高雄爬壽山,想說可以去南部走走順便吃個台南牛肉鍋、麟洛的牛雜或萬巒豬腳什麼的。但等到真的能成行也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想起萬巒豬腳還真是少年情事,這輩子我怕是跟它是剪不斷理還亂了。想當年我才60kg的一個風度翩翩的煙斗少年兄去到屏東麟洛念個二專,偏偏那天就騎著車亂跑去到萬巒這地方探險。
- Dec 16 Tue 2008 20:17
[081216]深坑,老街,大樹下,豆腐餐
- Dec 14 Sun 2008 02:06
[081214]推薦:南勢角 - 炸醬王〈開胃 炸醬麵 + 料好湯濃肉大塊的鮮美 牛雜麵!〉
其實美食的定義在很多人的心中可能不會是什麼山珍海味,它可能只是在你家巷口陪著你從小吃到大的小東西。
我也忘了這間店開在這邊多久了,只是以前都是走進去飛駝二村裡吃阿公麵,不知道哪一年吃完出來時就看到它開在巷口了。自從阿公麵換他女婿接手後,不知道該怎麼說,換一雙手那味道就不對了。是不是小時候的同學都離家去打拼了所以家常麵也沒有了麵粉味?台灣人的手再怎麼搓也桿不出外省的味道。後來比較常吃的是這家炸醬王。
- Dec 13 Sat 2008 22:06
[081211]城裡,天外天麻辣鍋,網聚
都是IRC上的老朋友了,說起IRC這故事就多了,簡單交代一下好了。那是一個聊天的系統〈Internet Relay Chat〉早期都是學術單位〈學生比較無聊?〉的人用的比較多而且還跟國際上很多國家有連線,當年很多留學生和小留學生都是靠IRC來跟家鄉連繫。
在不懂電腦的小時候,從win31下搞定數據機、在新絲路給的磁碟片裡裝上mirc,然後很興奮的看到視窗裡有人在講英文〈連到國外去了〉,遇到一個仁慈的外國人手把手的把我教會了英文和irc,就這樣一個簡單的過程,短短的幾個字,我打的是字字血淚ㄚ!
- Nov 23 Sun 2008 21:12
[081121]土城饗饌火鍋
- Nov 05 Wed 2008 23:40
[081022]沒有大閘蟹的帝王蟹小火鍋
話說,時序入秋。聽聞雖然大陸大閘蟹不准進口了,但台灣還是有偉大的養殖業者成功的去大陸買回蟹苗在台灣養殖成功了!
一早開車到公司的路上大閘蟹的念頭一起就不可遏抑了,中午上網查了三峽養殖場的電話問明晚上有營業且一隻$500,一下班不嚕唆拉了同事魏公趕時間連公路都不走了,直奔天上山翻山直奔白雞去!
- Nov 05 Wed 2008 23:15
[081105]閒來無事-春夏秋冬
- Nov 03 Mon 2008 21:46
[081010]昱帝嶺+北海岸咖啡
欣逢雙十國慶的三天連假,大夥ㄦ原本計劃在第一天就去宜蘭的松蘿步道後再去大塭吃螃蟹。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其實也沒變,連假第一天本來就會塞車只是大家都忘了﹞。土城上了二高走了一個半小時還走不到新店,這時心一狠“算了!去基隆玩就好了。”馬上切快車道直衝基隆。
話說,難到基隆不堵嗎?基隆人難到沒放假?果然,不光塞車基隆還下著暴雨。一切的計劃想法都擱著吧,直衝昱帝嶺吃一桌算了。
- Nov 03 Mon 2008 14:46
[081101](1107補夕照)麟山鼻步道+富基蟹腳
“秋風起,蟹腳癢”每年這個時候總覺的這句話真是妙,這話裡的妙處在秋風雖起,癢的又怎麼會是蟹腳呢?絕對是心在癢。隨著年歲漸長的現在經過一個夏天的悶熱折磨,到了夏天末尾涼風一吹總是能直覺的想起螃蟹這可愛的好朋友。
話說民雖然以食為天,餓兵也總不能出無名之師。我們是文化人,讀過聖賢書的又怎麼能做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的匹夫行為!所以扛起我們的“地質生態研究”的大旗,在這秋風涼爽的週末訂下這一趟麟山鼻地質生態的一趟旅程。